内蒙古蒙文盛文化产业集团 内蒙古蒙文盛文化产业集团

古建筑名词解释4

2016 / 08 / 22 浏览次数:1667

斗口   解释有二。一、清式建筑模数制形式之一,亦称“口份”。“斗口”是经宋代“材分”制度演变,并由清工部《工程做饭》予以确定的,因此,“斗口”与宋代的模数制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,是建筑设计与构件计算的规范标准。二、狭义的“斗口”,即古建筑坐斗或栌斗的刻口,以安置翘、华栱或昂;广义的“斗口”,泛指所有斗件上的刻口。

顺身口   宋式建筑大木作斗件做法,也称“顺身开口”,指斗子开口凿刻形式,顺身即斗拱看面两侧方向,其斗口也沿顺身开向两侧,因此,只有两耳,采用“顺身口”结构栱件的斗,主要有不出跳的栌斗、散斗、齐心斗、交互斗等。

十字口   宋式建筑斗子卯口做法的称谓,也称“十字开口”,因其有栱、昂、华栱等相交构件通过,故将斗子开凿成十字榫卯。根据文献记载和现存实物,宋式建筑的十字开口的斗件,大约有交互斗、栌斗、齐心斗等。

柱经   古建筑构件尺寸和设计模数。解释有二:一、大木结构立柱柱径尺寸,即柱子的直径,如檐柱柱径、金柱柱径等;二、清式建筑小式做法的构件权衡尺寸,根据古代建筑规范,小式建筑设计,应依据檐柱柱径尺寸为基准,如《清式营造则例》中规定:小式建筑的角梁,其高为五分之三檐柱“柱径”。

  古建筑空间概念。解释有三。一、抽象概念,例如《洛阳伽蓝记》载“僧房楼观一千余间”;杜甫诗中“安得广厦千万间”等,泛指房屋数量。二、四柱概念,例如《清式营造则例》:“凡在四柱之中的面积,都称为间......”三、间椽概念,以面阔几间进深几椽表述“间”的概念,是在《营造法式》中明确的。

通面阔   又称“桶面宽”,单体建筑纵向长度,通常指角柱与角柱中到中尺寸,包括明间、次间、梢间、尽间等开间,副阶间距通常也归入“通面阔”。“通面阔”即由上述各开间面阔组成,一座建筑的“通面阔”,一般以“通面阔”几间或长度单位表述。

通进深   单体建筑横向长度,即表示建筑的宽度,由角柱至角柱中到中尺寸体现,一座建筑的“通进深”,由若干开间进深组成,称之为“通进深几间”、“通进深几椽”或“通进深 X X 厘米”等。

面阔   古建筑单体建筑开间的称谓,世称“面宽”。各开间的总和,组成“通面阔”或“通面宽”,而面阔则是通面阔的基本单位。

进深   古建筑单体建筑开间的称谓,《清式营造则例》称:“间之进深为进深”,每一间“进深”的总和,称为“通进深”,在建筑结构上,“进深”是指横向梁架的深度。

明间   古建筑单体平面布局,又称“当心间”,是构成单体建筑的基本单位,位于两次间的正中位置,古人将“明间”设为家庭议事的空间,汉以后奇数开间布局渐多,“明间”也因此出现,偶数开间的布局,则无明间设计。

次间   古建筑单体平面布局,位于明间的两侧,两梢间之间,当单体建筑为多开间时,“次间”则为多个。

梢间   也写作“稍间”。古建筑单体建筑开间,位于次间两侧,因此,有梢间的建筑,其单体建筑的开间,至少为面阔开间五间的布局。

尽间   古建筑面阔方向的最后一间,宋式建筑称“梢间”。

边间   江南建筑开间称谓,与北方建筑的尽间相同,据《营造法原》称,“边间”即房屋面阔方向最边之开间。

相关新闻

0471-6531655 地址: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创业路亚辰商务中心  网址:www.nmgmw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