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火地遗址文物保护总体规划

近年来“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考察研究”项目不断取得新的进展,黄火地遗址作为原始森林深处的一处大型祭祀遗址,是呼伦贝尔地区森林草原民族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探寻蒙古族起源和早期发展进程方面意义重大。2014年5月黄火地遗址公布为第五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黄火地遗址位于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镇北97公里的原始森林深处,激流河东的山坡台地上。经调查,黄火地遗址共有石堆82处,石墙8道,遗址东西长200米,南北长260米,分布面积约52000平方米。经勘探初步断定黄火地遗址为古代室韦人的祭祀遗址,年代约为唐代。
遗址地表为石块垒砌的石堆和石墙,经调查,共有石堆82处,石墙8道,石墙把石堆分割成若干区域。石堆大都围着树干起于地表垒砌堆放,多呈圆形、椭圆形,少有长方形、梯形、不规则形等,石墙垒砌方法与石堆基本相同。树干多位于石堆中间,另有少量的石堆中间未见树木。石头上长有苔藓,常被枯枝落叶覆盖。树干有的已腐朽,仅余树桩,有火烧痕迹。石堆最大直径约5.6米,最小直径约2米,最高距地面约1米;石墙多呈东西和南北方向,中间有间断。